万物为什么生长?天地为什么不荒?那是因为生命有了真爱的力量,那是因为生命有了真爱的阳光。每一段生命都是一段挣扎奋斗的路。为师者,我们要把爱的种子根植心底,让呵护在空中飞扬,让生命在阳光中生长……
──题记
转眼已在救国团度过了我40多年的教学生涯,在这期间我始终秉持「我们为青年服务,青年为国家服务」的基本工作理念,以服务青年、辅导青年、帮助青年建立自立自强、自我肯定的观念与服务人群、奉献社会的回馈人生观为工作取向,提供各种有益身心及有助国家、社会发展的活动与服务,时刻做到待人亲切第一、工作效率第一、环境整洁第一。
人生弹指一挥间。现在来回首、回顾、回想、回应后生的问询,总感到回味无穷。感想万千,体会良多。当经验成为人生财富和职业发展资源,就有与人分享的欲望。经验像货币,需要交流,有流通才能升值。回首走过的路,很辛苦,但更多的是欣喜、是快乐、是成熟。能获得本团社教与运动中心绩优指导老师服务奖,这是荣誉,但更多的是责任。于是,我将把它化作动力,每样工作,不辜负学生对我的期望。我的学生都很热衷服装设计,我很喜欢他们上课时专注的眼神和制作衣服时的热情,每次我佈置的任务他们都认真完成,并做的很出色。记得有个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不能承担较高的学费,但为了能让他达成心愿,我替他承担了一部分的学费,分担了学生的经济压力,让她顺利的完成了课程,也找到了自己喜爱的工作,我由衷的替他高兴。
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天是平常的、琐碎的,我也许成不了教育家,也许与各种名师的称号无缘。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我努力,我一定能做一个好老师,因为好老师是不需要证书的。好老师来自于学生们的景仰。它不需要你写多少论文,它只需要你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你的扶持,在学生开心或伤心的时候有你在旁分享,能够让学生不断地体验到进步带来的乐趣……好老师是朴素的,朴素到只是多年后一个记不起姓名的问候。
要说教师的成功在哪里,我的体会是:被学生认同、接受、喜欢、爱戴、崇拜,与学生有缘、有情、有爱、有分享。要说教师的幸福快乐在哪里,我的体会是:只要爱当老师,喜欢教学,心爱学生,就会享受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备课、教课,与学生相处,自己快乐,也让学生快乐。这样当教师很享受,享受教学、学生、耕耘、收穫、研究、成果,过程。当教师要能说会道,但不是靠嘴巴,是心、神、魂、情和知识、技能、修养、教养等的综合表现。最低级的师生关系是服从、约束,管制;中等级的师生关系是认同、崇拜;最高级的师生关系是同化、相互融合、平等交流、互为资源、产生智慧的碰撞和创新力。我常常静下心来想:一名称职的教师,除了要博採众议、广纳雅言之外,更要反躬自省,将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
我对自己提一个要求,一个自己通过努力能够作到的要求:赢得好口碑,做个好老师。
一、从爱开始
在做老师的第一天,我就树立了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只有笨的老师,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谁也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都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棒。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爱,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其实这并不需要我们太多的精力,只要我们多留心,多观察,有一颗「兼爱爱人」的心,那就可以做的很好了。往往老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温柔有力的抚摸,一次意味深长的谈话,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就可以在孩子心中种下一种永不忘怀的感激,就可以给学生带来不断奋进向上的动力,就可以给孩子带来足够的自信与勇气……老师,一位好老师,就是这样开始的──从爱开始。
记得每逢节假日,学生们都会以各种方式送给我祝福,平日里我的学生也会发来问候,由其在这次的母亲节,我的学生也准备了康乃馨送给我,使我非常感动,他们就像我的子女,我的孩子,每时每刻我都会牵挂着他们,看着花瓶中的康乃馨,我不禁感嘆:做老师很幸福。
二、会教善导
随着学生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增强,我们再也不能简单地将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强行灌输给他们,学生们思考的东西,我们要像朋友似地去影响和引导他们,我觉得这是好老师应有的一种素质。好老师不仅要会「教」也要会「导」,现在的教师与学生的界限应该不在壁垒森严,应更像好的导游,就像我的课程中不仅需要我对他们的「教」,使他们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更需要我去引导学生们开发自己的创意,引领他们突破自己,超越自己。
上课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形式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掌握知识,促进每个学生不断地发展。我常对我的学生们说帮助同伴不是替他赶快完成任务,而是要教会他方法,让他自己会。现在的学生更需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如何学习。这就更需要我们老师的耐心引导和帮助。在与学生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我会努力做好每件事,向做一个好老师的目标发展。
选择当教师的人最好想清楚:想把教学当职业还是事业?要教书还是教人?图生活安逸还是图人生价值?追求物质还是精神?做培养人才的人才还是做人才废品的制造者?这些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波澜所在。
我个人在以上这些方面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尝过得甜,要讲起来故事多多。总体而言,我得到的比付出的多得多。以下是我些许经验:
1)教学:备课(认真程度)、教学(投入程度)、学生(关爱的程度)
2)生活方式:清贫而富足,单调而丰富。「贫下中教」多年,但精神富足,有精神作品和产品。因材施教、开设新课,丰富多彩。
很感谢这次救国团让我有机会分享我这40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也很乐意与青年教师分享交流自己的心路歷程。俗话说:分享快乐,快乐双成。分担痛苦,痛苦减半。当教师有苦也有乐,但追求的是「痛并快乐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