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救国团台中市团委会西屯社会教育中心上插花班的课程已经近三年了,从一个不懂花艺的门外汉,到现在自己想开一家自己的花店。总觉得插花的心得,就像是修心,花开花谢,体悟生灭,所以更会珍惜当下的每一个时刻。花是美的象徵,也是真理的化身,无论是一朵花、一束花、一盆花,都给世间带来不同的意境。所以插花艺术也给人带来不同的意境和心情。
透过课程,学员们可以认识许多花材和特性,如常用的花材就有紫桔梗、迷你玫瑰、雪松、卡斯比亚;而海绵底座(又名:沙漠绿洲)则要泡在水中慢慢浸透,若急就章就会坚硬如石。赖唯榕老师常告诉我们需将感情融入花道中,她常告诉大家:「花道需先学习的基础─半球型,就如同『合和互协』,将每个角度下调整到最佳状态,相辅相成共同成就,所有的型一切皆会从这个最基础的型演变而来。」学员学习有了基础,再运用所学插成端庄的盆花,就会有成就感。我们课堂上有许多同学皆是慕老师的大名而来的,很多同学在学插花以前,常认为完成的作品只要自己满意就好;现在,在课堂中及老师的指点下,发现作品还可以多角度地呈现不同的美感。
在日常插花中没有刻板的公式可以遵循,然而一些通则可以借鉴,如採用平衡造型来突出沉稳。我们希望通过插花来表达自己的意涵,就要考虑到各个构图因素,然后按照自己所要求的效果来组织和安排这些因素,复杂的构图可能会显得凌乱,初学者应多採用简单的构图。东方式插花中的花器是整个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插的方式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佈局高低错落,作品清雅流畅,讲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我们这个流派是台湾最早引进西洋花艺的始祖,对花材和花器的选择几乎没有限制,但强调的是作品要有生命感,是有生命的插花,构图注重立体感和空间感,要留空白,以给人想像的余地。艺术插花通过搭配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自由奔放的艺术品,这也是我们这一流派插花的魅力所在。
书和音乐是人的精神粮食,而花是有生命的,也会令人赏心悦目。将插好的花放在玄关迎接每一天,就会有好的心情。口说好话如口吐莲花,亦如喷洒香水在别人身上,自己也沾染到两三滴;花朵让环境芬芳也美化景观,如同温馨的语言让人心情愉悦一般。花就是个沉默的祝福者、安慰者,陪伴我们度过生活中零碎的片段。她不语,只发出淡淡的香气,使人在不知不觉间感到一种清新、温柔的感觉。在你需要她时,感觉到她的安慰和祝福。她亦会乐意你在快乐的生活中将她遗忘。但她却要在短暂的生命中努力盛放,安慰祝福有需要的人。
我在家里种了许多花,觉得透过学习了插花,也更能学着如何去欣赏花。在花艺研讨中,学员们个个兴致浓厚,学习花道是条永无止尽的路,插花能陶冶性情、修身养性。来这里与大家互动、分享,可以了解很多知识。每天都心存感激,学习如稻草弯腰般的谦卑,所得到的会是满满的福气。再将福气和快乐分享给别人,自己欢喜,别人也乐意接受。
快乐的时光总是飞逝而过,每次课程结束前,大家都会捧着自己满意的作品,在镜头前留下了快乐、美丽的回忆。学习任何事物,绝非一蹴可几;必须按部就班,持久努力,所以我推荐大家都能来上救国团插花班的课程试看看,如果自己经济许可的话,我也会在救国团一直学习花艺下去。常见当年一起学花艺的朋友,今天很多都在各方面有所发展;他们有在社区、或机关团体做花艺教学的,寓教于乐,也是一种乐趣的享受!
作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