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产会在108年5月2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救国团是否为国民党附随组织?」的前一天,透过特定媒体及立委发布五则「似是而非」的讯息,救国团已立即发布新闻稿逐一澄清,并唿吁不要在司法审理期间刻意以错误或片面资讯混淆视听,操弄风向。惟昨天5月8日下午仍透过特定媒体再度发布一篇刻意喧染的讯息,藉以操弄风向,此应非中立的行政机关所应为。谨澄清如下:
救国团主管机关-内政部依据行政院、国防部提供的档案资料,及法院判决,向立法院作证,认定「救国团不是国民党附随组织」。而最高法院亦已定谳判决认定「救国团早期是行政机构」,如果连行政机构都是国民党附随组织,那可以说满眼所见几乎都是附随组织。
党产会指称:救国团有一神秘「219办公室」 专帮小蒋处理函件。现在民进党政府不会有专属人员帮部会首长处理函件吗?为何刻意加入「神秘」2字? 另党产会论及负责处理函件之救国团前主任宋时选先生,他为关心青少年,在民国55年成立了臺湾第一个本土化的青少年辅导单位—「张老师」。从一支电话、一张椅子开始,至今全国有1,140位「张老师」在64条1980辅导专线持续服务,累积服务314万人次电话辅导,另在臺湾各角落推广心理卫生累积服务总计2,428万人次,50年来更培育超过13,000位辅导人员,为民众的心理建康尽力,而他也是永远的一号「张老师」。
党产会又指称,国民党总裁蒋介石明确指示—「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在社会为国防部所属单位之一,在党内为本党最重要青运机构」。党产会以此认定救国团是国民党附随组织,则亦应认定国防部也是国民党的附随组织。
党产会再指称—「老蒋亦指示,今后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队重要工作之策划与执行,均应先呈报中央,接受党的指导,冀以增进青运工作之效果」。经探寻蒋前总统的真意,其所称「今后・・・,均应先」,应是救国团在之前没有向党报告,所以蒋前总统才会希望未来救国团要这样做。
当时国民党是执政党,救国团隶属国防部,因此总统自不免就行政机构有所指示,现在的蔡政府不也是如此吗?然党产会一再援引蒋氏父子的言论、国民党中常会会议纪录等资料,迳自认定救国团为当时执政党附随组织。如依此逻辑,则不论过去或现在的各级机关、团体、学校、农会、渔会、工会、妇女团体、工商团体等,均可认定为执政党的附随组织,进而冻结全部财产,禁止处分。
党产会要冻结人民财产,禁止处分,必须遵守最严格的证据法则。史料可以说话,但片面偏颇的解读救国团不利点,完全不提极多的有利点,只会落入先射箭再画靶的误谬中。党产会仅凭蒋介石日记中的个人主观意见等资料,便冻结救国团全部财产,禁止处分。此种恣意认定,完全脱离歷史脉络,绝非转型正义。
回归歷史史料,在两岸对峙的年代里,中华民国面对的局势极其严峻。这种局势之下,救国团由行政院以正式公文成立,人员由国防部派任。救国团任务就是在配合政府政策,以国家安定、经济繁荣、人民休闲品质提升为努力目标。救国团各场所从未提供国民党或任何政党竞选使用,各项营队亦从未为国民党或任何政党候选人宣传。
因此,党产会不能以62年前蒋总统「一次性发言且系个人主观期许」等证据,而无视各项政府公文书相反的证明、主管机关相反的证词,及最高法院相反的定谳判决,恣意选择性认定救国团是国民党附随组织,进而冻结公益社团法人-救国团全部财产,完全不符证据法则、论理法则与比例原则,明显违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