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產會8月7日認定救國團為國民黨附隨組織,今(8日)要求救國團派員前往協商相關事宜。上午10時救國團總團部秘書處鄭斐文處長等5人依時與會,經過約2個半小時的意見交換,雙方共識為應全力將影響降到最低,保持救國團各項業務運作正常化,並且保護員工、教師與消費者應有的權益。
會前會議主持人黨產會發言人施錦芳副主委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救國團在黨產會認定的附隨組織當中社會層面最廣,希望讓業務影響層面降到最小,維持整個救國團的運作。發言人並提到獲聘擔任救國團墾丁青年活動中心主任委員時,是她與地方各層面人士溝通合作很好的平台,在學校的時候,也曾經和救國團也有相當密切的接觸。
救國團代表對遭認定為附隨組織再次表達嚴正抗議,認為黨產會明顯早有既定立場與決定,所提證據也過於牽強與過度延伸,另也針對黨產會於調查期間不斷透過特定媒體放出抹黑救國團的訊息表達不滿,並籲請黨產會勿再透過媒體攻擊救國團,施發言人則笑而不答。
由於關係到龐大服務民眾與消費者權益,救國團代表們非常關切相關業務能否正常營運,向黨產會懇切陳述,協商溝通,希望協商出將影響降到最低的處理方案,但本團所提意見多被否決,對本團正常營運仍會造成困擾,導致影響業務運作與維持,顯與黨產會所說的「影響最小」、「儘量保持正常營運」之精神頗有落差。
對於黨產會委員強調救國團現在的資產,係早期政府給予的特權和特許累積而來。救國團強調,救國團今天的資產,是由無數一心為國、犧牲奉獻的同仁與義工的長期奉獻而來,是要永續為社會服務的資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沒有半分錢落入國民黨與私人的口袋,救國團66年來服務青年與社會的故事多如繁星,社會大眾自有公評,也請黨產會勿再陷入意識形態的胡同裏。
會後救國團表示,儘管在協商過程當中,黨產會對於救國團所提出的困難和建議多予否決,然而救國團仍將竭盡洪荒之力,全力維護學員、學友、旅友、員工及消費者的權益,救國團也會一本公益服務的初衷,忍辱負重,持續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