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結束。收拾麥克風及機器時,幾位學生一臉認真地拿著課本來詢問『老師,請您幫我看一下,這句子造的對不對?』『老師,為什麼這個句子助詞不能用に,一定要用で?』…一一解答完畢後學生們陸續離開,再利用一點時間,把當天考卷及作業批改完畢放入點名表。這,幾乎是八年來在救國團工作一貫生活作息。
來救國團擔任教師,除了薪水之外會有什麼收穫?在未任教之前沒有想過。自居是教導角色,沒料到從學生身上所獲得的,遠比自己付出的要來得多出數倍。
我的日語學生年齡層以成年者居多,白天班主要由家庭主婦、退休人士、彈性工作者等組成,平均年齡多在45歲上下,但學習精神卻完全不輸給晚上精力旺盛上班族。而我原本急躁沒有耐性傾聽的個性,在受到白天班學生緩慢卻嚴謹的學習態度影響之下,慢慢地,也可以接受學生『慢,但是有效果』表現。
廣告時常提及『快樂學琴』,其實不光是樂器類,任何學習如果也能秉持著『讓自己快樂』精神出發,個人認為,要比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戒備態度,進一步學習意願會更強烈。
剛開始在救國團教課時,因為經驗缺乏加上課程緊湊,常不自覺板著臉,但後期就會經常提醒自己:大家一週一次的相聚要開開心心,老師也要經常保持微笑才能拉近師生距離。所以課堂上也會一直提醒新舊生,要用『認真但是快樂的心情』學習日文。想到日文是『苦中帶甜』,雖然有挫折但努力一下,仍是可以克服的心情,而不是『一路苦悲到底』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的悲觀想法。
現在中間休息時間,會和學生們聊聊除了課業外,學生最近家庭或工作情況。所以會知道:有的媽媽家裡有考生要花心思照顧、有的學生要往返醫院照顧家人、有的上班族最近公司流動率高造成一人必須兼兩三職、或是從事旅遊業學生遇到訂單旺季,經常晚上十一點後才下班,但又不想放棄日文,只能勉強撐住精神趕來上課…透過聊天,才將學生缺席頻頻或是學習情況不佳癥結浮出水面,也讓我重新瞭解,要適時站在別人立場思考問題。
因為幾乎每個班每堂課都有單字小考,所以一定會有背單字『過目即忘』,覺得自己智不如人,背到發怒或氣餒的同學。這個時候,我也會舉自己背法文數字1-100,總是今天背、明天忘的哭笑不得例子為學生們打氣。我告訴他們因為自己是教語言類的,背單字背不起來的情況,早已司空見慣,『這時候就告訴自己:沒有關係,又忘了?再來一次吧』
這些『放慢步調』、『開心』、『體諒』、『反覆記憶』的概念,都是這幾年與學生相處共修而來的心得。
如同在校時期,學生變方變圓、得多得少,全憑仗老師教導。怎麼讓同學在日文學習之路,更有信心有充足進步,我也認為是身為日文教師應有職責。常被學生問到怎麼樣日文能趕快變得很好,我兩手一攤,如果付出太少想立即見到效果實在有困難。坊間老是喜歡教大家學習速成方法,但經歷過箇中老手們,一定很清楚做學問哪來的速成?
根據以往的經驗,建議不知從何著手者,就先從最簡單一天五個單字背誦開始。實驗一週的確做得到,再變成十個單字,想想看,一週如果能背完七十個單字,一年就背了超過3500個單字,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聽解能力也是一樣,先從每天十分鐘訓練起,訓練到最後每天至少聽卅分鐘,靠著時間累積,才能逐步培養出優異聽解能力。
背誦語彙、文法練習、訓練聽力、動筆造句寫作等,不靠經常磨鍊,如何能變成真正屬於自己之專業?想看到一丁點成就,必須要做到比別人堅持,再更多一倍的堅持。
師生同修,共創八年來無數美好的回憶,期待下一個八年,我這老師在學生的敦促下,有更多的領悟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