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後,在科技界一待也十五年了,每天忙、煩、亂,也就這麼習慣了。
我算了算,光是上下班花的交通時間就得八十分鐘,在一年裡,塞堵在車陣廢氣中就要三百多個小時,這十五年算下來,唉──都不想看答案了。
不只是我,公司許多同仁在每年健檢完收到自己的報告後,被紅色框起來超標的指數愈來愈多,像:肝脂數的GOT、GPT、三酸肝油脂、血脂肪、膽固醇等,且數據每年愈來愈高。看完後人人面面相覷,知道是吃得太多、吃得太油,口味太重,但運動量卻太少,所以身材也就愈來愈「中廣」了。有時真想逼自己要「動起來」,去「大汗揮灑」一下,但卻又慵懶得像要移動一座山一樣,真是難啊!
猶記得某日,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我想到了前次的體檢結果,心想:這樣下去真不是辦法,擁有健康的身心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正無奈仰望天空時,眼角天際處卻瞄到二樓建築物外牆上貼著救國團班次的招生訊息,此時突然想到何不參加救國團所開辦的「身心健康類」活動呢?說不定能改善體質,而且有同學為伴,必能相互鼓勵,學習才會更有動力!
想到這兒,一股熱情就來了,走進團部,攤開簡章,看到了「太極拳」新班招生:咦,這不就是慢慢打,雙手畫出個大西瓜,左右推兩邊的功夫嗎?簡單啊!當時我並未想太多,就選擇了這門傳統,又兼具調理身心的課程。誰知,此一選擇卻改變了我的一生。
由於本班是新增班次,都是新同學,在彼此相見歡後,便從最基本的拉筋暖身功操開始了。
太極拳的拉筋功操很簡單:從頭部,往肩膀,再至擴胸,一路往下把全身放鬆。從過程中,我體悟到,原來我們平常生活都太緊張了,習慣性將肩頸部、背脊部,乃至周身各處的肌肉繃得太硬、太緊,直到要放鬆時卻不知如何「放下、放輕柔」。
半個小時功操結束後,學員們已個個滿頭大汗、大汗淋漓;甚至我的汗水是多到順著額頭流下,流到了眼窩、鼻樑處,這是很久沒經驗到的暢快感受。這感覺,是我在十八年前服役跑步五千公尺訓練才會有的通體舒暢,至此,我知道做了對的選擇,找到了年輕時的活力心境,有一種說不出的愉悅感在心中漸漸發酵。
順著課程的每週進展,我漸漸學會到太極武藝的心法。比方說在招式游移間要「用意不用力」,要「氣沉丹田」方能勁道收放自如、招式要保持「陰陽合一」,攻守自能「圓轉如意」等。之後,在學習了一陣子,我覺察到我的身體在精神上、思維反應上、柔軟度上,都有著明顯的提升。
有一次上課時,老師教了一招「左右摟膝」,那是一招雙腿馬步蹲低,左右手掌一上一下,如抱合太極圓球般,反覆向前步進的招式。在那一次的練習,我感覺到,在緩步出招時,一陣清風吹來,彷彿如在武俠小說當中的「武當山」松林樹蔭下習武,享受那山風拂面吹來,心情舒坦快意無比的滋味。
還有,救國團上課的二樓教室,從落地窗住外看,正好是一十字路口。這裡經常是交通繁忙、人車熙攘不止的景況。常常我在一個招式轉身後,便見到此情此景。想想,以前的我也是如此,為了名利財富,同樣的汲汲營營、匆忙來去,但郤失去了人生最大的財富──健康。現今,我因多了一分自覺,找到了生活中的平衡藝術,拾回了健康及心境上的喜悅,處世態度更多了分圓融的智慧。
今日我能有此番境界感受,是二年前的一陣無奈,因緣際會,如「天選」般才修得此門課程,心中實在是充滿感恩。
記得做學生時代曾讀到陳芝藩先生的〈謝天〉一文,其中一句:「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罷。」在此我想除了「謝天」外,還得感謝在「救國團」服務的伙伴們,沒有眾志之力是難以成就今天的組織。
我本著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的理念,分享這二年多來的樂活心境,願朋友們也能體會到自己身心上的需求,擁有這向上昇華、一段深具質感的善美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