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上口的歌曲旋律、濟濟一堂的團康活動,成立逾一甲子歲月的救國團,陪伴五、六年級生度過難忘的青春時光,卻因近日被黨產會認定為國民黨的附隨組織,再次引發外界關注。救國團主任葛永光接受聯合報專訪時不改初衷,強調救國團是全民的,希望秉持救國團的志業,繼續為國家、青年奉獻。
細數救國團對社會的影響,從初期的「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以軍訓、愛國意識為旨的培訓,到如今轉型公益、教育、服務、健康課程,為國家培育出無數、多元的人才。除了前總統馬英九曾參加「國際事務研習營」,培養出眾多優秀外交官,如胡志強、李大維,蔡英文總統也曾擔任「國際經事務貿研習營」的課程講師,駐日代表謝長廷的日文,也是從救國團青年服務社學來的。而「中橫健行隊」一向是救國團的經典營隊活動,每年吸引不少有志之士挑戰,立法院長蘇嘉全更自曝,他在大一寒假曾經參加過東海岸健行隊,學習到團康領隊技巧,對他日後從事政治工作極有幫助。
當台灣經歷了九二一地震、八八水災、高雄氣爆、八仙塵暴、花蓮大地震等重大災情,救國團無不是扮演重要角色,透過義工救災、張老師安心專線、急難救助,災區居民服務等,協助災民早日從傷痛走出來。此外,救國團過去也曾主辦全國熱門音樂流行大賽,得獎者遍及當今樂壇,例如趙傳、張雨生、邰正宵、閃靈樂團;張清芳、范怡文、林志炫、黃國倫等人亦出自大專創作歌謠大賽;張惠妹、王宏恩及陳建年都曾參與山青隊。葛永光說,今年團慶很希望邀他們獻唱,算是為救國團加油打氣。
葛永光提到,黨產會曾找學者在聽證會上批判救國團,說他們是「婚姻介紹所」,他反問,這有什麼不好?很多人的人生中第一個男女朋友都是在救國團認識的,透過正向教育的平台進行青年交流,是多麼好的事,「救國團是圓夢者,幫助他們實現很多夢想」。葛永光透露,不少民眾來電表達支持,感謝救國團提供年輕人學習與成長的機會,讓他們找到自信與人生方向,也有人表示願意捐款、上街頭聲援。
不過,當五十六億元資產一遭凍結,救國團實務運作隨即面臨窘境。由於黨產會要求每一筆支出都須經審核同意後才能動支,葛永光說,學習中心和運動中心分別有消費者想轉班或辦理退費,都因而延宕,不少民眾大罵政府怎能把人民財產當黨產管制?也有人感嘆苛政猛於虎,質疑黨產會違憲。
作家劉墉曾說,救國團最大的貢獻是「為年輕人開拓一條由學校進入社會,由理想走向實際的路」。在首任團主任蔣經國離任後,歷任主任也都朝著「激發青年人的生命力量,引導年青人走向正確的人生之路」的精神服務。
葛永光說,救國團是不分黨派、顏色、為所有青年開放服務的理性中道團體,這是國家的資產,執政者應該珍惜,不要抹煞這個團體對國家、社會、青年付出的貢獻。
為善不能再不欲人知 葛永光:救國團一定要轉型
救國團資產遭黨產會處分後,外界開始擔憂其相關營隊課程、青年活動中心及運動中心,是否從此消失。救國團主任葛永光提醒,救國團業務十分龐雜,任何處分都會影響廣大民眾權益,這與過去黨產會處理國民黨、婦聯會、中投公司面臨的狀況截然不同,執政者不可不慎。
除了維護員工、學員權益,讓業務正常推動,是救國團和黨產會達成的共識,葛永光說,未來所有社會弱勢團體所做的公益服務,也不能因而停歇,因此,與黨產會協商是不得不的決定。對於黨產會的調查報告認定救國團是附隨組織,他不承認、不接受,此一違憲又違背歷史事實的處分,同時要表達嚴正抗議。
葛永光說,在當時黨國體制時期,國徽就是黨徽,黨產會拿救國團的團旗與黨徽一致、進而質疑救國團的屬性,這是對歷史的不清楚。當年成立的團體,包括婦聯會、農、漁、公、商會,及許多民間團體,哪個和國民黨無關?中華民國也是國民黨創建,軍隊原是黨軍,如果漠視這個事實,就是否定這個國家的歷史。
對於黨產會指,救國團主任蔣經國在一九五八年報請國民黨中常會決議有關隸屬關係調整,葛永光表示,救國團一九五二年成立前,在蔣經國力排眾議下,決議隸屬國防部,為政府服務;國民黨內則另設知青黨部,「救國團成立五年後才被要求去黨部報告,說明之前從未到黨部報告」,黨產會還以此佐證,在他看來是啼笑皆非。
最高法院去年判定,救國團必須歸回長期占用的台北市松江路志清大樓辦公室。葛永光就指出,在判決文中即提及「救國團成立初期就是政府組織」,法院也認定救國團不是國民黨附隨組織。黨產會刻意製造救國團有56億資產,很有錢的印象,實際上多數資產無法動用,如果救國團有錢,「我們早就在台北市買大樓了,何必租用現在的辦公室?」
面對這「不得不」的轉折,葛永光說,救國團不會停下轉型與變革腳步,葛永光指出,因應環境變遷,部分事業單位及組織都要轉型,多年來救國團為善不欲人知的觀念也要調整,若再不重視公關行銷,不僅民眾不再認識救國團,也無法爭取認同與支持。
為與政府關係進一步釐清、切割,葛永光也擘劃讓救國團逐漸走向公司化、專業化,當這個事業體能自行盈利、擁有更多能量從事公益工作,就毋需再依賴政府,即使他們的腳步可能會受黨產會影響,但還是會逐步、努力調整。
至於後續財務應對及司法救濟,葛永光說,相關訴訟書已準備得差不多,最快下周就能向行政法院提出,一是就救國團案例,請法院向大法官聲請釋憲,二是向行政法院提出停止執行聲請。同時召開全國總幹事會報,召集所有單位的會計人員,溝通向黨產會申報支出的技術性事宜,及研議救國團未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