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产会今日第二次(第一次为108年11月5日披露于同一媒体)透过特定媒体指称救国团当年用台北学苑5坪土地,「以少换多」向国有财产署交换到嘉义市区国有土地,让原本产权单一国有地,成了救国团与国家共同持有,认为有图利问题。
救国团表示,党产会不向该团查证,七个月后再重复第二次向特定媒体透露同一错误讯息,救国团对于独立机关如此不中立且偏颇的心态深感遗憾。
事实上,该4.84坪土地原系救国团向国产署承租,国产署于陈水扁执政时期函知救国团,希望救国团可以购买该畸零地。购买多年后,救国团将台北学苑属于政府之土地归还政府并捐赠建物。随后,国产署欲标售该土地地上权,而该4.84坪土地刚好卡在基地关键位置,因此国产署希望救国团同意以该地的市价交换嘉义学苑部分产权,且要求只能交换嘉义学苑产权。当时如果救国团不同意,即变成钉子户,奇货可居,惟救国团为配合政府政策,乃勉强同意交换。后来,台北学苑土地由中国人寿出标141亿6800万元标得地上权,兴建中寿企业总部及五星级饭店两栋建筑,所以最大获利者是政府,如今反被党产会如此抹黑,让救国团有理变没理、合法变违法。
救国团回忆当年为了协助远道且清寒的学生,解决就学期间的住宿问题,乃筹建台北学苑。救国团每週为他们举办各类竞赛、社团活动或专题演讲,提供学员在课业以外安全、健康的休闲活动。学苑还播放二轮电影,一次两部不清场,一张票价七块半,是市民、学生看电影的最佳场所,也是学生社团成果发表会的首选场地。当时有不少中研院院士,以及前新北市议会林新钦秘书长、前台中市建设局沐桂新局长、记者及作家陈安仪、名主持人陈凤馨等,都曾是台北学苑檯灯下辛勤苦读的身影。然而随着怪手的轰然巨响,那些纯粹而饱满的记忆、简单而真实的心情,霎时成了堆堆瓦砾与阵阵尘烟。
救国团所作所爲都是配合政府政策及依法办事,如今政府没有照顾和培育青年的政策,却又不停的抹黑及打压真正想为青年服务的救国团,令人愤慨与遗憾!